服务热线:
13206405565
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

金牌如何练就——市职业教育亮眼成绩单透视

来源:bob网站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4-08 19:14:46   

  

金牌如何练就——市职业教育亮眼成绩单透视

  前不久,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七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,我市共荣获18个一等奖,创下历史最高水平。

  自2008年始,我市为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,深化校企合作,着力提高中职学校技能型人才教育培训质量,已连续十七年举办“鲁班传人”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,将大赛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,多角度全方位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,不断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建设与发展。

  为此,该市构建并实施“校—市—省—世”四级技能大赛体系,建立健全“人人都参与、专业全覆盖、层层有选拔”的技能竞赛助力人才教育培训工作机制,形成了人人参与、分层分类的技能“练兵场”,做到技能训练与竞赛专业全覆盖、学生全覆盖、教师全覆盖,推动学生在竞赛中检验能力、磨炼技能,让大赛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“风向标”、专业建设和师资培养的“助推器”。

  “技能大赛既是技艺切磋的练兵场,也是人才培养的风向标。我们以常态化的‘校赛’为抓手,按照校、市、省、世大赛四个梯次推进,将各类专业赛事当作‘练兵场’,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在比赛中成长。”据市教育局党组成员、总督学孙斌介绍,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,我市各职业学校及时作出调整专业设置和教育教学,把大赛项目融入教学,注重突出实践性、技能性特点,以此来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、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的“前置性”对接,让每一个学生都受益。

  在今年的全省中职护师技能比赛中,来自滕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中心的李锦美和谷雨函两名同学,面对陌生的比赛环境,在操作时没有丝毫慌乱,沉着镇静,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平时积累的应急处理经验,有条不紊地完成操作,整一个完整的过程流畅自然,展现出了护士应该具备的沉稳与专业素养。最后,两人凭借高超的专业技能与默契的配合,斩获一等奖。

  “在日常训练中,假如没有指导教师深入钻研赛项指南,细致分析每一个考核要点;假如没有我们反复通过使用模拟人、标准化病人以及实际操作环境等多种训练手段的练习,拿下这个成绩根本不可能。”面对这一来之不易的成绩,李锦美在欣喜之余则显得平静。她坦言,正是这份厚积薄发,才让他们在不断地实践中,加深了对操作要点的记忆和掌握,提高了操作的熟练程度和精准度。

  在2024年的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,参赛选手可谓“高手云集”。枣庄理工学校的学生魏琪,荣获“液压与气动系统装调与维护”赛项一等奖第一名。

  “在去年的省赛中,这一个项目魏琪仅获得了二等奖。其实,他内心一直燃烧着对一等奖的渴望,并立志要将一等奖收入囊中。”魏琪的指导教师张伦戟说,令他骄傲不已的是,魏琪身上那种顽强拼搏、精益求精的专业表现,也赢得了业内专家和评委的一致赞扬。

  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科科长王明星给出的答案是:学校积极与企业组织深度合作,在共同制定人才教育培训方案、开发教学资源、建设实训基地的同时,坚持以行业标准、企业标准引领教育教学,在教学过程中做到“三个一样”,即“教室与车间一个样”“教师与师傅一个样”“学生与员工一个样”,通过工学结合、校企订单式培养等方式,实现人才从学校到企业的“无缝对接”。

  目前,枣庄理工学校与芜湖图塔机器人职业培训学校有限公司、枣庄育华职业培训学校三方联合成立了“枣庄市工业机器人技能培训(鉴定)中心”。台儿庄区职业中专与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、台儿庄丰元锂电有限公司共建校外实训基地,满足汽车维修专业学生一体化上课、实习实训。枣庄经济学校深化产教科融合发展的创新平台,成立了数字产业产教融合实践基地、产学研合作基地,从深化人才教育培训模式、拓展科研合作和支持创新创业等方面,将校企合作推向更高层次……

  职业教育技能大赛,首先是“赛教师”。每一个亮眼成绩的背后,每一块奖牌的获得,除了选手们平时的刻苦训练,赛场的出色发挥外,更离不开指导老师的悉心付出。

  在这一点上,我市更看重专业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。通过对外积极引进与校内培养相结合的方式,慢慢地增加“双师型”队伍建设。一方面,注重对现有教师培养、培训,在扎实抓好教师专业成长计划、教师全员培训的基础上,经常性地组织专业教师参加骨干教师国家级、省级培训,到先进市地、高校等研修、深造,并定期到企业顶岗实践,确保专业教师知识、技能始终处于最前沿。另一方面,聚焦技能竞赛新变化、新要求,从“补短板”入手,聘请能工巧匠到学校做兼职教师,将行业、产业最新知识技能融入到教学中。全市1141名专任教师中,“双师型”教师比例超过55.3%。有些学校还通过公开招聘等方式引进硕博士、高级工程师等高层次人才,充实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。

  从拿下市赛一等奖,到摘取省赛一等奖,枣庄经济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师生们,仅仅用了两年时间,指导老师肖古月、方成成功不可没。

  “作为一名技能大赛的指导教师,要会操作、会传授。在自己练习和操作的过程中提炼出问题,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,及时有效地发现学生操作中的问题并能找出解决办法。”肖古月介绍说,平时,她除了在教室上课,其余时间一般来说都会待在实训室里,与学生一起练习技能、研究操作方法。带赛的十余年,她和小组成员没有休息过完整的寒暑假,更加不用说周末和节假日了,备战大赛前夕,每天投入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,不断模拟比赛环境,反复练习,力求在细节上追求完美,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达到最佳状态。

  正是在这种上上下下齐心协力的作用下,才让该校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——矿井灾害应急救援总决赛争夺中,斩获金奖。

  “今年在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取得的历史性突破,正是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生动体现。”对于下一步工作,王光明表示,将持续抓好技能大赛工作,全方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,实现人才教育培训与行业岗位需求及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的紧密对接,为枣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贡献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